日本居民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
根据公开信息展示,2022年年末,日本多地电力均申请提价——11月24日,日本东北电力向经济产业省申请电费平均上调32.94%;11月25日,中部电力申请电费平均上调31.33%;冲绳电力申请上调39.3%;四国电力申请平均上调28.08%;北陆电力更夸张,申请上调45.84%。
除了电费外,日本目前正在经历输入性通胀。日本专家熊野英生曾在央视的采访中表示:国际能源和粮食产品上涨,使得所有产品提价,甚至影响到了服务行业,用工薪水也上调。
“旧款”家电反而卖得更好!
在这样多重因素的压力下,NHK采访中,日本民众选购家电的标准产生了变化。
首先,NHK采访到的日本家庭表示:为了抵抗涨价潮,会尽量延长家电的使用时间,避免淘汰。
日本东京的家电卖场的促销标语是“向高物价挑战”,用促销吸引消费者。而在NHK记者的采访中,也的确有消费者完全冲着促销低价进行家电产品的采购,购买了洗衣机、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电,并且直呼“捡到便宜了”。
此外,由于日本租房需要自己自带电器入住,而搬走时如果处理家电等大型物品则需要另外支付垃圾处理费,因此现在在租房人士特别是日本大学生中,二手家电交易变得非常普遍,甚至是免费赠送的形式。而大学生们也表示,卖出家电省下垃圾处理费,买入二手省下买新品的钱,低价成为二手家电交易的重要原因。
很明显,日本消费者在家电购买因素的导向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低价或者说性价比成为了最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日本家电行业的没落才刚刚开始
一直以来,日本家电市场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东亚国家的风向标,受益于制造业发达和居民收入高这两大优势,日本电器企业“造得出”、居民“买得起”使得整个日本家电市场形成高效的正向循环。这种领先优势也辐射到了其他亚洲国家,使日本成为家电行业的技术、趋势的领跑者。
但在近年,以我国国内市场为例,日系家电所占份额逐年降低,比如在冰箱产业,2019年其海外供货量较2010年下降四分之三,日立家电营收额不到海尔的十分之一。同时,伴随着国产家电品牌的提升,日资品牌也不再成为高端电器、前沿技术、极致舒适的象征。
如果说海外市场的沦丧是在慢慢消耗日系家电,那么2023年日本国内消费者唯“性价比”的选择标准,才是对日系家电真正的迎头痛击。
现在,日本消费者对于日本家电最前沿的技术——即新品,已经不愿意买单,这意味着日本家电的内循环出现了问题,在市场对于新品正向反馈不足的情况下,日本家电前进的步伐会越来越慢,落后可能只是暂时的,更可能的是彻底掉队。
因此也有人担心,日本家电现在的“唯性价比论”会不会成为我国家电市场的未来。但实际上,我国家电市场足够大,因此消费者的消费层次也多种多样,且每个类别都足够多,完全可以“养活”对应层面的企业。
并且,就目前而言,我国无论是电费、物价还是消费税等等,都相对稳定,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普通百姓造成如此严重的生存空间挤压。经济平稳,市场广袤,我国真的很难走上日本家电不断萎缩的道路。
【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】: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欢迎提供相关证据,发送邮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