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部发布的春节消费数据显示,2025年春节期间,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预计突破1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从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来看,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.8%,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9.9%和12.3%。
在这样全面复苏的消费市场中,家电消费表现格外亮眼,成为一大消费亮点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0%以上。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表明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.4%,其中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同比增长226.8%。
政策助力,家电消费迎来爆发式增长
(一)国家政策大力扶持
2025年,国家为促进家电消费,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。在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》中,明确提出加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力度,扩大补贴范围。将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从2024年的8类增至12类,新增了微波炉、净水器、洗碗机、电饭煲这4类产品。
对于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,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15%的补贴;若购买的是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,在15%补贴基础上,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%的补贴。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(空调产品最高补贴3件),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。
这些政策的实施,直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新家电的成本,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以一台售价5000元的1级能效冰箱为例,消费者购买时可获得1000元(5000×20%)的补贴,大大提高了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积极性。
(二)地方积极响应,推出优惠组合拳
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纷纷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,形成了促进家电消费的强大合力。北京在2025年1月29日起,政府消费券新增4类补贴(微波炉、净水器、洗碗机、电饭煲),消费者购买一级能效或水效的家电产品可享产品销售价格20%补贴,二级能效或水效的家电产品可享15%补贴,每件商品最高补贴2000元,每类可补贴一件(空调可补贴3件),单人累计最高可补贴28000元。
上海则进一步优化补贴申领流程,个人消费者登录支付服务机构应用程序APP,在政策实施专区领取12类家电品类券,通过支付机构APP逐券核销,在订单支付时按补贴标准享受立减补贴,让消费者更加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。
此外,许多地方政府还组织商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,如满减、折扣、赠品等,进一步刺激了家电消费。烟台市在2025年,消费者登录“建行生活”App进入“烟台市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”专区,可领取补贴券购买家电享受支付立减补贴。
这些地方政策的实施,不仅让消费者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优惠,也为家电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,推动了家电消费的快速增长。
家电消费数据亮眼,各类产品销售猛增
(一)总体销售数据
2025年春节期间,家电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,销售数据十分亮眼。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0%以上,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.4%。众多家电企业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,如海尔智家在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%,美的集团的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2%。
(二)细分品类销售情况
1.大家电: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大家电的销售增长显著。以电视为例,大屏电视成为市场新宠,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5年春节期间,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0%。消费者对大屏电视的热衷,主要是因为大屏电视能够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,满足家庭观影、游戏等需求。
智能家电在大家电市场中也备受欢迎,智能冰箱、智能洗衣机等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%以上。智能冰箱具备食材管理、远程控制等功能,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管理食材;智能洗衣机则可根据衣物材质自动调节洗涤模式,洗净比更高,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、高效的生活体验。
2.小家电:小家电市场同样表现出色,智能清洁家电、养生壶等产品的销售增长趋势明显。春节期间,扫地机器人、洗地机等智能清洁家电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5%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,智能清洁家电能够帮助人们轻松解决家务清洁问题,节省时间和精力,自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
养生壶的销售也十分火爆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养生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6亿元,且持续增长,预计到2025年,中国养生壶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%以上。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以及养生文化的深入人心,使得养生壶这类能够满足健康养生需求的小家电备受追捧。
(三)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比
在春节家电消费中,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门店各有表现。线上电商平台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、便捷的购物方式和优惠的价格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。京东平台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0%,各大电商平台还通过直播带货、限时折扣等活动,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
线下实体门店则在体验式消费上具有优势,消费者可以实地感受家电产品的性能和品质。苏宁广场电器店春节期间销售同比去年上升35%,不少消费者选择在春节期间前往线下门店,在专业销售人员的指导下,挑选适合自己家庭的家电产品。
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也愈发明显,许多家电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同价、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等方式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,促进了家电销售的增长。
消费趋势洞察,新需求新方向
(一)智能化成为主流
在2025年春节家电消费中,智能化成为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,智能家电的销售增长势头迅猛。春节期间,智能家电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%,远高于传统家电的增长速度。
消费者对家电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多样化,智能语音控制、远程操控、智能场景联动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许多消费者表示,智能家电能够让生活更加便捷、高效,提升生活品质。例如,小米智能家居生态系统,通过小米音箱等智能设备,用户可以用语音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,实现开灯、调节空调温度、启动扫地机器人等操作,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惬意。
(二)绿色节能受青睐
绿色节能理念在家电消费中得到了广泛普及,消费者对一级能效家电的购买偏好十分明显。在2025年春节家电市场上,一级能效家电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了60%以上。
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,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能效等级和环保性能。这不仅是因为绿色节能家电能够降低家庭用电成本,长期来看能为家庭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;更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,消费者希望通过选择绿色节能家电,为减少碳排放、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这种消费趋势对家电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促使家电企业加大在绿色节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,推动家电产品向更高能效、更环保的方向发展。美的推出的多款一级能效空调,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,在保证制冷制热效果的同时,大幅降低了能耗,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。
(三)个性化定制兴起
个性化定制在家电消费中逐渐兴起,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家电产品,对家电个性化设计、功能定制的需求日益增长。他们希望家电能够与自己的家居风格相匹配,满足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。
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,许多家电企业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。例如,海尔的“智家定制”平台,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,选择冰箱的外观颜色、内部结构、智能功能等,实现冰箱的个性化定制。这种个性化定制服务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,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%。
未来展望:家电市场持续向好
(一)政策持续发力,市场潜力巨大
国家和地方促进家电消费的政策在未来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。2025年,中央层面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资金有望超过3000亿元,其中家电预计可获得的额度将超千亿元。随着这些政策的持续推进,家电市场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。
可以预见,未来家电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。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,在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,家电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扩大。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实施,不仅会促进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,还将带动家电销售额的稳步增长。
(二)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
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持续推动家电行业的创新发展。在智能化方面,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,智能家电将向更加人性化、个性化的方向发展。智能家电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更加完善,实现全屋智能场景的无缝对接,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、舒适的家居生活体验。
绿色节能技术也将不断取得突破,家电产品的能效标准将进一步提高。未来,更多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家电产品将问世,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。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家电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,家电企业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,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家电产品和服务。
2025年春节家电消费市场的火爆,不仅是当下消费市场复苏的有力证明,也为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在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的共同推动下,家电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、智能化、绿色节能的家电产品,助力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。
【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】: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欢迎提供相关证据,发送邮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。